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孙靖譞:浅谈少林五形八法拳中的“虎”形

浅谈少林五形八法拳中之——“虎”形

孙靖譞(清华大学 博士)


图1 作者在演练《少林金刚大刀》

       “少林五形八法拳”不同于象形拳,是以这些动物的意象入拳,从其意而不从其形,因此了解虎形拳要先了解虎的文化意象。
      虎约从100万年前时就与远古人类共同生活。中华民族也在与虎长期的接触中,形成了虎的文化和对虎的图腾崇拜。虎被视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威势、强健的象征,这些象征意义也在历代神器、制度、习俗中体现和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虎的文化。
      古代作为勇猛的象征,虎的形象广泛出现于兵器、军队之中,以显示武力的威猛与强大。例如盾牌、铠甲上的虎头形象、刀剑和矛上的虎形吞口;而军中骁勇善战的将军称为“虎将”、调动军队的凭证为“虎符”,更有《周礼》:“王出将虎贲士居前后”,以虎奔跑追逐猎物的形象形容禁卫军的勇猛,并为后世所沿用,称禁卫军为虎贲军,体现出其勇猛的军威、战力与精神。
      作为威势的象征,虎代表着权力和威严,展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仪。例如古代官府中“回避”、“肃静”等禁牌上均为虎头形象、民间的绿林好汉头领也以虎皮作为其权势威严的象征。
      作为强健的象征,虎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向往。例如孩童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盼望他们茁壮成长,老年人喝虎骨酒希望延年益寿等等。
      这些虎的文化特点共同组成了虎的意象,为古代少林“五拳”所借鉴,形成了虎形拳法。拳法不局限于虎的具体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其意象所蕴含的精神与风骨。
      “少林五形八法拳”中其虎形拳法的动作迅猛有力、强进直击,从内至外展露出百兽之王的霸气和威严仪态。例如“饿虎扑食”,双臂扣爪,十指凝力成虎爪,下盘虚步扎实,整体动作大气稳健,又蕴含进攻动势,不怒自威的气势展露无遗。又如“饿虎抱石”,单臂立爪前撞,另一侧虎爪置于腹前,上体直立,下盘弓步端正,整体动作端正大方,劲力舒展,居高临下的威仪呼之欲出。
      其次,虎形的内功练习和发声吐气,有着突出的健身养生功效,体现了虎形雄健的强身意义。
      传统拳法练习中十分强调对内功的修炼,以增强自身的能量储备,以此弥补因日常劳作和练习外功所造成的气力损耗,并进而达到“意、气、力”三者合一,增加技击能力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虎形中的技击桩,当虎爪回收时缓慢吸气,之后虎爪快速向前撞出,同时配合“喷气”。缓慢吸气增大了肺部通气量,快速“喷气”则可让体内压力急剧变化,带动脏器提高代谢速率,引发肌肉运动,调动肌体气血运转,增补内气,增强功力。同时,练习中有意识控制呼吸,并配合双手动作,实现意念与气息、气息与力量协同配合。
      虎形的技击动作也有助于内功训练。例如“饿虎抱石”,单臂前撞时,呼气喷出;另一手撞击丹田,以外部靠打增强丹田内应力。整体动作起到 “意、气、力”三者合一的训练效果。因此,虎形的动作与专项内功修炼,能够有效强化强健体魄、养生延寿效果。
      而虎形的战术意识凶猛凌厉、置敌死命的实战效果也充分展现出虎的勇猛和无坚不摧。动作迅猛,攻防兼备,拳腿互用、拿打结合的技能特质。
      “少林五形八法拳”中的虎形,以大气威势的动作形态、健身养生的练习功效、刚猛凌厉的实战能力,将虎的精神和文化特点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
      “少林五形八法拳”中的虎形,是对虎的意象和文化内涵的完美诠释,其虎威、虎跃、虎势、虎啸攻防的威猛展现出虎的刚强、迅猛、无坚不摧的生命精神,激励武者树立强者信念,面对生活和事业困境时能自立自强、攻克难关。同时,拳法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虎之风骨及民族精神,也会让每一位习练者从内心涌起奋勇报国、共筑民族复兴之路的壮志豪情。       国人习武练拳的终极目的是从中获得精神、人品、学识与胆气,是为了更有尊严的生活,从而得到更加自信、无畏和心灵的净化。传承“少林五形八法拳”是为了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出龙的传人其尚武爱国精神,自始雄强、中和而劲健的生命信念和中华民族繁衍不息的文化精神。龙作为中华民族重要血脉同根的文化图腾,历来受到国人的共识、崇拜、与敬仰,因此学习“少林五形八法拳”不仅是尚武报国与实战技术的传承,更是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其龙形拳法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华民族智者先贤的武者智慧与实战经验的高度凝聚与升华,也是我们学习、研究、体验人生的重要课程。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