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器精微
|
《少林镇山棍》(简介)
少林寺拳法素以拳、棍名天下,其“少林镇山棍”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中晚期,原为嵩山少林寺护寺镇山之宝,均为较高层武僧传练承习,素秘不外传。
少林棍一般高度为“臂伸高、等身、齐眉”等,材质以白腊杆、牛筋木、硬木为主,特制型也有以铜、铁制成,其粗细重量,依人、依材质而定,均以灵便实用为本。在少林棍中,除了粗细上下均等的“少林齐眉棍,’外,其它棍型均为棍前部比棍后部稍细,其名称棍后为“把”,棍前为“梢”,顶部为“端”,棍中部为“身”,其前为“棍前”,基后为“棍后”。
少林棍法素以阴、阳把法著称,其阴把棍即两手相对持棍(两“虎口”相对),古传有阴把三十六棍、六十四棍、少林镇山棍(1—2路)、黄龙棍、母子棍、夜行八方棍、五虎群"干化队齐眉棍、六祖棍、琵琶棍、疯魔棍、行者棍等,以近身搏击为特点;“阳把棍”即两手顺把持棍(两手“虎”均朝前),古传有:达摩棍、少林镇山棍(3—4路)、大夜叉棍、小夜叉棍、穿梭棍、大圣棍、黑虎棍、七星棍、伏虎棍、风火棍、天启棍等,以长击短打为特点;少林对练棍中包括:古传十八路对棍、连手棍、排棍等套路形式,以相对操练为特点。
“少林镇山棍“,其技法内容包括两部分,即“阴把棍”两路,“阳把棍,两路,每路均有十八势动作,两路相合共计三十六棍,故又称“十八罗汉镇山棍”。阴、阳两套计四路,共七十二棍法。
“阴把棍”其特点:
贴身短用,长击调把,
左防右击,双手对把,
劈扫撩盖,封挑格压,
八方戳进,上下翻打。
“阳把棍”其特点:
贴身长用,远击回把,
左拨右劈,双手顺把,
拦拿戳点,撩扫封压,
粘杆滚进,七星必打。
“少林镇山棍”其棍法风格为:
风魔罗汉,法体严刚,
棍化高绝,朴拙雄强,
阴阳奇正,疏密有章,
枪棍战技,奇变攻防,
短击长扫,撩劈戳挡,
棍宗古意,镇山金刚。
在明末清初少林寺武僧传统的棍法练习中,以训练臂力、腰力、腿力、功力、战法为主要内容的“滚杆、滑杆、劈杆、扎杆、拧杆、扫杆、抖杆”等实战基本功操练己十分普遍,当时所用“粗把长棍约丈余”,谓之“大杆子”(即今日约把粗、长数米的白腊杆)的棍法“对操”自以功法为主。而“少林镇山棍”棍长齐身,素以战法著称,讲究“着着有势,势势有法,法法有用”。其棍法“奇绝古拙,阴阳互练,长短兼用,势法齐整”。
例如在实战中,棍的两“端部",可戳、可扎、可点、可挑、可撩、可崩,其凶险致命;“棍前、棍后”在实战中,可拨、拦、圈、拿、绞、缠、撩、挂、挑、截、封、压、抽、击、扫、劈等技法,常因势险节短,棍沉力猛,使“敌立毙于棍下”;而“棍身”又可利用双手滑把、翻把、换把,采取托、架、拧、格、撞、推等攻防技法,配合其棍法的使用,而往往使敌“猝不及防”。
棍法明显的简易性、多变性、杀伤性、实效性,历来被军旅训练和民间武术所重视,由于其棍法“搏技强悍,奇险灵变,靠身近打,凶狠猛重”的特点,古时不仅直接应用于阵战格杀,而且利用棍法的训练,对于掌握其它长兵器的使用,也具有直接的辅助、基础作用。明代军事家俞大猷在其《剑经》(即“棍法”)一书中讲:“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明代武术家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一书中讲:“凡武备重器,非无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能外乎棍”。何良臣也在其《阵记》中讲:“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武备志》载:“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都说明了棍法在军旅训练和少林武艺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少林镇山棍”相传数百年,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久远与沧桑,终以“武道家学”的形式承袭保存至今,可谓尘封已久,实为珍贵。近期为国家“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呈献奉出,首次公诸于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