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门步战刀》的家族文化传承感悟民族精神
秦庆丰(会长)
1964年我15岁时在家父秦铁英先生和兄长们的亲自督教下学习家学“九兵”中的“秦门步战刀”,记得当时开始学习步战刀时,如同学习每一拳法、兵器的程序一样,在香火几案、闭堂拜垫的气氛中,在父亲的主持下,行了“敬香拜刀”礼,这也是第一次比较认真地看到从家中旧式樟木长箱中取出早已陈旧不堪的两把古刀,当时也并未十分在意,在拜刀之前家父亲自为古刀擦拭换油后,与家训长轴一同供陈于硬木桌案之上,然后全体焚香跪拜。当时因为小也不太清楚古刀的经历,只听兄长们讲这是先祖留下的。但是看到父亲的神情威严,如抚神器一般小心而谨慎,神秘而敬重,自己也从茫然又似乎朦胧之中无名地升起一种敬畏的震撼与困惑,记得当时在父亲的引领下,随兄长们一起如誓言般,随香炉青烟缭绕中的传统跪拜,跟读家训和刀法十戒。其训诫中包括:学刀、用刀、敬刀、护刀、秘习(绝不外示传授)、以及持刀礼仪等内容,至今回味起来总有一种威严肃穆、神与古会、静心体会承继圣学之感。以后的刀法学习过程,我一直使用的是一把长细竹片,在对操劈砍之中借用硬木短棍,即使兄长们我也从未看到取用古刀劈草靶,而是轮换使用解放后父亲花重金打造的仿汉制直刃三尺环首长刀。后来每当家父擦拭古刀时,我随兄长们总是围坐跟前,像是欣赏“远古的神器”静气细观,这样的情景,每年总有一至两次。每当家父虔诚的请刀、养护、供刀礼仪的过程中,老人家总是一身黑色中式素衣,严谨肃穆、沉默不语,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对先祖对神灵的崇拜与敬重;一种爱国心志、情怀的升华与感动;在此后数十年承袭刀法和教授弟子的过程中,我自己才逐步有了一种“顿生敬畏,凝聚胆识”“心悟手从,形随意出”的体验与感怀。
“秦门步战刀”全长三尺余,其型制为直刀、窄刃、厚背、双手(柄)用长刀,柄端部有龙形装饰镏金如拳形圆环,手柄长约双把余,青铜镏金短“格”(即无护手盘),饕餮纹饰;在靠近格的刀身部位镌刻有错金篆书铭文,刀尖部为剑形利锋,刀无血槽;中间脊线清晰、直顺;在复合百炼钢的刀身“隐文“之中,透出一种幽暗冷光,寒气袭人,刃锋坚利;柄部紧缠黑色间暗红的丝绳。据考证此刀为汉(御)羽林军、禁卫所用环首刀,为较高阶军校亲兵护卫所持。
另一把步战刀,其型制如上。唯有两处与上不同。其一,刀身微有弧形,刀端尖部为锐角斜刃,刀身贯穿一条宽博而细腻的血槽,直通刀尖;其二,格部短制菱形雕花青铜护手盘,黑色间红丝绳缠把(年陈旧损),柄后棱状方圆形青铜环首。
据考证,此刀为汉至隋代400余年间具汉环首刀风格的战刀型制。其刀背处镌刻错金铭文,内容不详,制作品质与技术精湛,其整体刀饰均为青铜所制。两刀均配有简洁清涵的黑色木制大漆缠丝刀鞘,鞘体饰有红色细线花纹,均为(插)束腰际型制配刀。其制作风格尊贵端庄、考究典雅、浑穆高古、含蓄内敛、气质绝俗,充分凸显出当时封建帝国冷兵器高度发展时期,其特殊独有的形神风采、时代特征与文化魅力。
步战刀自1982年介绍以来,距今已26年,期间曾就技法源流,始于汉、隋或初唐时期的军旅刀法本源等诸遗存问题,曾参阅兵学考古证论、古籍文献、宗学口碑,虽经多年探索研究、受历史因素制约,至今难有准确定论。秦门家学“两功、三法、九兵”
(即:中国秘传长寿功、少林十大功法;少林五形八法拳、少林大金刚拳、少林十八罗汉掌;少林镇山棍、少林紫微棒、提炉枪、金刚大刀、金刚剑、金锤刺、十三太保双手带护门刀、“秦门步战刀”、秦门戟)于清末曾将其名录(古涩难释)、图示(毛笔所绘过简难解)及兵器图录重新经过整理和编修。据兄长们回忆,当时家传密册中有关“九兵”刀法部分曾记载有“刀法秘略,嫡(祭)传汉祖”等字样。“秦门步战刀”法(三尺直刃)至目前仅存一套共四段,每段十三动势,唯第三段仅九势,总四十八势刀法。均以双手持刀为宗,间有极少单手用刀,其刀法既兼顾了直剑的击刺特点,也同时强化了单刃劈砍、斩杀的优势与能力,此刀法整体结构完整、质朴古绝、严谨缜密、刀重尚力、果决凶狠。实战讲究:“静气夺人、迎势顺发、突刺迅猛、进击必杀”的战术核心意志。
习刀过程包括:(五部分)
术修(走刀、势修)
技法(势战、技战)
工势(桩势、试力、劈斩刀靶)
拭器(日常擦、磨、修、养刀)
仪礼(持刀、对战、敬赏、置放)
手法: 攻守疾换、格带灵变,接刀进势、击刺劈电。
眼法: 通观六路、目随刀行、封杀疾变、眼法互应。
身法: 身刀一体、力随腰起、虚实吞吐、突转闪避。
步法: 斜行出刀、步眼力到、跟步拧进、翻转如鹞。
步型: 弓步、跟步、插步、四六步、丁步。
技法: 劈、砍、撩、扎,格、扫、云、挂,闪、避、绞、拦,戳、 点、斩、压。
战法: 双把拧力,格压云挂,顺势滚进,斩劈撩扎;
战法: 长短互知,攻防並施,身步迅疾,刀追风疾。
势法: 1.急风扫叶(横斩、撩扫)颈、腰胯、腹肕、腿脚、双臂;
战法: 2.力劈山岳(立劈、斜砍)头、肩、臂、腕、腰胯;
战法: 3.十字披红(斜劈)颈腋、肩胸、腰胯、膝腿、臂腕;
战法: 4.直击天穴(戳点刺扎)头部、咽颈、胸腹、腰肋、胯腿、 臂腕。
其刀法特点:
双手拧握,行刀力猛,身刀合一,疾进斜横;
身步眼随,弓步跟行,格扫刺砍,布势齐整;
左右闪击,中路杀封,攻守严密,奇正相生;
翻转劈斩,法势纵横,迅捷突变,直取七星;
稳准疾狠,孤险迎锋,心法胆识,独守源宗。
其刀法风格:
战路清简,疾势求险,攻防神速,力道强悍;
着法精准,缜密谨严,虚实刚柔,法守长剑;
身步灵稳,眼锐如电,顿挫奇韵,使转突变;
刀势凶狠,八方力战,摄人心魄,独具心炼。
面对今天所传古兵器“步战刀”所固有的战术法则,实战技术,以至汉(双手)环首长刀做为原古兵器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历史长河中所固有的历史地位、战术作用,以及刀身型制、品质、艺术价值和与之承载的原古刀法所赋含的历史信息等……,课题的深入探索与思考,都将给予武者和研究者以新的发现、见解和返朴归真的新意与感悟。使我们对中国古兵器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演变的实际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距今约二千年前“金戈铁马,格战掩杀”“汉刀指处,望尘循逃”的军阵豪气,和如影随形般“突刺迅猛、进击必杀”战术风格的心理震撼;同时也可进一步清晰地感受到汉代兵器冶炼过程中其高超、绝妙的折铁锻打、复合百炼等核心技术的进步成熟及淬火研磨、装饰等金属工艺高品兵器作坊质化兵器作坊的形成;以及兵刃制作过程相应规模化、管理程序化建制所展示的先进古代科学内容;而由此,逐步确立的两汉强兵利刃到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初唐近900余年间以短兵器环首刀为代表的,以骑兵、步军、籐牌军、禁卫(御林军)所持长、短手柄(即双手、单手把位共存)为特点的主流短兵刃的高度发展时期等一系列令现代人为之感佩、动容的历史过去。刀做为中国古代短兵器的主流见证了不同战场数不清的大小战争,可谓目瞩了中国千余年来饱经战火洗礼、穿越沧桑历史的重要阶段和过程。在凝聚着古人征战、神勇敢为、坚锋利刃的刀身上,折射着凄清冷寂的寒气青光一样,永远闪现和透视出古往今来、军魂豪侠、武学强者所固有的正觉尊严、刚毅果敢、至刚至大的战阵豪气与人格魅力。但出于战争的需求,古代骑、步兵联合作战中,骑战中的持刀挥砍和步军戟、矛盾牌掩护下的战术掩杀,其效果及相应防护能力方面,逐步显现出单手(短柄)持刀在大规模作战中的机动性与防护性,由此促进了“单手短柄型制”刀法在骑兵和步军中的主导地位,以此延续至近代……
在弓、弩、矛、戈戟配置下的古代规模作战中,观其轻甲短兵,所持双手步战刀法(环首长刀),其战术威力、攻防格扫的挥刀速度及劈砍斩杀力都远胜于单手刀、剑,是步军对决中最强、最有效的短兵利刃(与后世流传的双手砍马刀和其他型制双手长刀的出现具有其本质区别,更不同于日本刀法)。但由于汉环首长刀具有高品质的制刀周期过程;以及造价颇高和特殊的工艺要求等难度;同时大规模步、骑联合作战中,针对普通步战士兵的技术训练难度和训练长期性等诸因素;使得在对抗拼杀中最具实战能力的双手步战刀逐步退出规模作战的战术序列。由此汉制环首刀在此后的实战运用中,仅限于禁卫亲兵、步军将领的配制。随着长柄汉制环首刀在战场的隐退,其步战刀法逐渐流入社会民间、武者江湖,为忠、孝、节、义而独善心志、行侠天下、隐秘苦习、正觉求道,并以不同传承形式使其刀法得以保留和珍存。唐末,随着国力的逐渐削弱及战争的日愈频繁、光炳千秋、惊世辉煌的汉制环首刀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悄然隐去,尘封已久的岁月逐渐淹没了它昔日的盛日余晖。
由于战争的频繁、朝代的更迭,各种因素规模的迁徙、劫难与侵扰,以及族系的分化,使其家学“两功、三法、九兵”在家族数十代传承的主体环境和特殊的文化理念影响及客观生存保护下,仍能得以珍存,实属不幸中之万幸。
在防御外侵、欺辱的族系文化传承的同时,家与国的安全同等重要这一普遍认同,形成了家族共有的理念;维护和保全生存是家族头等重要的共识,由此形成了严格遵循并维系“保家护族、强宗强种”的传统文化观念与礼仪制约;将其家训与秘传武功同步传承,成为家族生存与强盛的基本必然元素;并赋予了家族神圣的责任和严谨、求真、求实、求精等武功质朴纯真的必然要求。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十分严密和传承有序的文化概念,使谨尊古训“文武双修、立家之本”的理念,尚武与学养共存的主体意识得到深入继承和发展。而汉环首刀做为遥祭祖先的仪礼崇拜,自然赋予了家族在武学传承过程中深远的历史内涵与文化意蕴。
商周至秦是青铜文明发展的极致时期,其中短兵器的代表是锋利沉实的青铜短剑。其不同的型制,象征着君王、臣子爵位的威仪(玉具剑等)、地位品级、官阶制约以及时代精神、仪礼文化的特质,在其诸多名剑背后所赋予的时代内涵,至今很多都已成为历史之谜。
从西汉至隋唐,是中原文化和古代科学高度发展的顶峰时期,而其中短兵器的代表是坚韧,独具杀伤力的折铁钢制环首长刀(又称单刃长剑,其长度、强度、弹性及刃锋的坚利,均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水平)。
唐中期以后,汉刀型制逐渐发生变化,由于当时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以及受北方匈奴、蒙古铁骑弯刀的影响,出现了唐宋时期在汉环首刀(环首)逐渐消失的基础上,趋向直刃与弯刀型制并存的现象,其制作更加精良、豪华,规格、等级更趋明显。从青铜短剑,环首直刃到宽刃弯刀的历史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冷兵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强势而特殊的历史阶段。其中,环首直刃长刀代表着古代军史、兵器史、冶炼史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时期,具有不可忽视的传统军事意义和历史科学价值。本文不仅简述浅论刀的发展历程和刀法的技术内涵,而更重要的是它赋载彰显着:汉民族中原文化的历史传承、文化追求、文化理念、文化意志和文化精神的恪守与夙愿。中国冷兵器的历史发展中,刀剑出现最早及至近代,可称千年悍刀宝剑为“百兵之首”,其历史地位远远超越其他任何古代兵刃,如果说剑是一种威仪,立中正而刚直不阿;那末刀即是一种浩气,聚风神而气格长存。
凝聚远古神韵、朴拙大气,延续大一统秦汉强势文明遗风的步战刀是中国武术传统文化遗产中,古兵器的千年珍存。是汉制环首刀在此后千余年封建社会诸朝代都严令督限民间习武、私藏兵刃,甚至颁布“禁刀令”等“以绝民患”之下,可谓冒其家族复灭危险的家藏国珍,这也是真正的武功家学向来谨慎存心、独守心缘、秘不示人的根本所在。因此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我们会以更加谨慎的历史观,全方位、多角度、宽视野的展现、理解、诠释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魅力和武术史观。中国传统武学并非是简单“复古主义、唯古主义”抱残守缺的墨守陈规;也不是自守枯井、妄自菲薄的特立独行与孤芳自赏;其千余年来习武者终生求索、心志苦炼、武艺求精的过程,虽历经磨难,仍以“十年磨一剑”的气质与精神,所追寻的最终心理崇尚就是对武学的探求与提升,对人格傲骨与尊严的追求与维护。因此我们学习、解读、感悟““秦门步战刀””的过程,就是身体力行的体验与心智的磨练过程,就是让我们有更多的机遇,更好的条件和兴趣重温那久远的历史、发掘其文化、增长学识、开阔视野,以现代同步的传统文化精神推动中外文明的相互交流,更加具体形象的阐述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精深与博大。纵观时下,以清刀(仿清代步军配制,均为马蹄形刀首护手,以示犬马、效忠皇帝,如清代朝服均为马蹄袖,以行跪拜礼仪。)为基本型制的单手刀法演练,以近乎完美的表演意识和追求舞美造型及动态难度、肆意奔放的风格趋向,已逐步导致武术项目体育艺术化和体育技巧化的变异与转移,使千年血染的刀法经典和战术总结流于华美,渐行渐远和缺乏了历史本源的真实和其自身价值的体现;这种根本精神的趋向与缺失,不仅使我们在国际文化和体育文化交流中,难以有理论的支持和实战对抗的自信;同时,也对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传统理念和兵器武学本源的自然属性,也是一种面对、挑战与考验。在中国武术的发展进程中,如若渐远、渐失了传统积淀的“源”、和实战技术的“流”,必将导致武学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中的艰难、惨淡、浅薄与无力,其久远、丰厚的生命力也必将失去根基,走向逐渐消融与枯竭……。
从现代意义上讲,大道至简的古刀法其久远的历史似乎已成为昨日黄花,早已失去了远古战争实战运用的意义和文化价值,但每当我们以武学的挚爱者或文化学者、研究者心态去探索、学习和体验时,会很快发现其步战刀法不仅具有古代兵器文物保存与研究的历史价值,其实战技术也远远高于人们的预知和想象。在刀法攻防意识的教学与实践中,在拨开尘障迷雾后的清觉与顿悟中,一种自然的心理暗示会使你深刻感悟到双手步战刀法其简洁精到、出其不意、凶猛强势的攻击能力与品质风韵。这一国之瑰宝的古代军事兵器文化遗产,不仅会使永不言败的武者在训练和对抗“搏杀”中,感悟睿智与强悍,坚韧与自尊,宣泄与悲壮的英雄胆识,同时在“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体验坦荡与从容;也会使我们心理的个性涌动,在怀旧、反省与超越中获得重新的集结、焕发与复兴。从某种意义上讲,远古战争中其步军、禁卫、御林、轻甲护军所持步战刀在战火风烟中,无惧生死之危的骑甲长兵(矛、戈、戟等)冲阵与弓弩掩护下的惨烈血影、英雄孤胆般的拼死决杀中,以战胜者的意志,以冷兵器武力征服对手的年代,随着历史年轮的转动,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远古步战刀已逐渐走入了军史兵学文化的研究和大量原古先贤信息的遗存之中。对秦汉精神、隋唐雄风所代表的中原文化的潜在生命活力与浸润、溢流出的古韵激情,会使我们在刀与法的体验中,逐步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探索,去找寻刀法原古历史的真实,一个伟大民族曾有过的文化源泉,和独有的心路发展历程。步战刀虽是古兵器,但它早已超越了其固有的考古史论和使用本能的客观价值。数千年的古代战争,短兵战刀的运用历来作为“国之重器,存亡之道”而被历朝各代所倚重。而远古的历史真实在愈显浮躁的当下,尤在年轻人的心里和多元超前意识中,却逐渐趋于淡漠、愈显边缘化……。当我们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蓦然回首时,许多远古的经典,由于断痕的延续,有些已经很难通过颇赋年轮的珍贵遗产,清晰、把握、读懂那久远的历史瞬间。回味中华:“千秋历磨难,百年祭国殇,文化尊高古,盛世俱辉煌”的历史进程中,一种民族本能的真实;一种民族精神的自觉;一种一脉相承文化智慧的回归,它不仅支撑、造就了像中国古战刀坚锋利刃一样坚强的民族胸怀,力量与气度,博大与胆识,它更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正义与承诺,责任与使命。因此,今天我们学刀、习刀、对操与敬刀的过程,如认知青铜文明的历史一样,是对中华原古传统文化意韵的仰慕、追思与渴求;是对自然、真实、古朴与厚重文化生命的尊重;是时代精神、艺术境界的凝聚与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讲,刀法的修习与磨炼,如“发思古之幽情”,重叙历史的悲壮一样:在刀身一体、击刺飞动、灵觉肃杀的野逸恣肆之中,会使我们心仪已久的传统武学情愫,自然融入一种深刻而简约的心灵净化、怡情畅志般的沉静、聪慧与勇为;一种“正人品、知荣辱”而后的心理抚慰、情感脉动般的方正与淡定;一种奋进敢为、波澜壮阔,转而气静神闲般的酣畅与愉悦。
作为历史传承至今的““秦门步战刀””,不仅赋有其丰富哲理的技术内涵、实战方法和整体的训练结构,同时具有其重要的历史与品质,文化与格调,人品与境界,思想与激情以及艺术与意境等多元素人文理念的融合。
在感悟远古步战刀的历史步印与民族精神的凝聚中,总会使我们感到一种无形的潜动力,不断推动、践行自己的追求、理想与使命;以自然本源的精神将其远古历史的真实及生命的归宿注入到中国武术文化传统生命元素的经典与国际体育文化、人文科学的和谐与交流之中。在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与科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传统武术现存的生态语境中的可能方向,在表象繁荣的冷静与慎思之后,如何回归、补救因岁月和人为因素而逐渐流失的遗产复归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珍贵历史与文化元素?诸等课题的抢救性研究与科学运用,无疑将对促进我国传统武学的继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现实的重要意义。
传承历久、经世致用的步战刀作为民族遗存的瑰宝,从其历史与品质、文化与考古、兵学与实践的研究中,不仅有助于我们历史性、科学性地看待、把握、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文化,在弘扬、拓展的清晰脉络中所彰显的武术历史观、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尚武立志,崇文铸道”所历来仰重的民族文化情结;同时也会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诠释远古战争、志士圣贤在中国数千年传承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中,所承载的智慧、勇敢、品格和至高无上的民族尊严;以及在刀光血影中所确立的自信与忠诚、人格与精神、坚韧与顽强,以及生死不屈的尚武精神与民族之魄。
简历: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北京市武术协会•理事、北京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功夫网首席专家、中国武术八段。
联系电话:15710066608
网 址:http://www.kungfu-china.com
秦庆丰
2008年8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