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兵器精微

《少林紫微棒》的技术特质与文化历史传承


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秦庆丰


       “少林紫微棒”’其历史悠久,为北派少林寺拳法重要拳系之代表。从其棒势风格、实战特质、功法修炼……等,均具足于原北派少林拳法之古韵,技术风格与文化特征。“少林紫微棒”据传为古少林寺达摩祖师所授,故又称“达摩禅棒”。因时代久远,无史料佐证,故不足以为据。
       吾认为应是当时寺中高僧主持、武门隐士以禅学之睿智,结合当时短兵战法之精妙集结而成,从而珍存、秘传于寺内。由于其棒法颇具独特的远古遗风及北派拳械之结构、内容、格局和技术特质。因此对于“紫微棒”的研究不仅使我们能够深入地了解远古佛学史的发展脉络,与远古圣贤同行与古人对话的智慧体验与洞察……;更能深切地理解“紫微棒”在少林祖庭中的历史地位及发展过程並与古少林柔拳“十八罗汉掌”配伍(拳棒)的成因。此佛门中这“一拳一棒,一柔一刚”之心法:在练意、练气、练力、练神基础上,使其拳棒的修习在身心、实战、养生的长期修练过程中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深之境。
       “紫微棒”原为嵩山少林寺内护法镇妖、以戒为本、维护佛法尊严及寺庙之律规的“戒棒”(根据不同等级,仅在部分僧侣、主持和棍棒武僧中习练、使用)。在少林寺山门之内即可做为护法镇魔、持戒练胆、保护僧众、劳作练功、强健体魄之法;又可用于护祐佛门的对外勇武之战。加之棒法灵便、凶狠实用,故又称“紫微棒”为少林祖庭的“护寺权棒”。
       “少林紫微棒”长三尺余,以硬木为质(据后世发展,有些根据使用者所制适应长度;有些在棒两端部各饰金属配套,以更增加其杀伤力)。技术上其棒两端既可戳、扎、点、盖,又可挑、豁、横、击;其棒身既可抡劈、横扫,又可推撞、截撩……。可谓前、后、左、右四面出击,即以双手持把,又可单手反击。可谓技法全面、凶狠直接。故平日训练时,应目随棒行、棒随身走、身稳力准、夹腋腰拧、棒应活步、短促力猛、隐势换手,放长守中。其步法多以弓步、虚步、四六步、跟步、插步为主,伴以活步进退、左右突闪、身棒相合、疾速灵变、沉稳进击、步胯如盘、势准力狠、威镇敌胆……。
       “紫微棒”全套动作共两段36势,每段均18动作。意在“十八罗汉”对列护佛,以示经论、护祐、思辩、智慧、勇为、法度,其寓意禅戒、佛规深远……。其中远古少林寺其棍棒(隋唐、宋明)的传承对佛门而言,可谓“棒守其内,棍御其外,或习、或练、或示、或战”,均以少林寺弘正佛法、镇护山门、护众御敌之用。所以远古运用棍、棒之法、之威,尊称为寺门“镇山之宝”。然“少林紫微棒”数经沧桑,失传数百年间幸于清雍正末年,与少林大金刚拳(金锤刺)、少林十八罗汉掌(紫微棒)、少林五形八法拳(镇山棍),即“三拳三械”承传秦门家族武学后,方得以珍存而世代承袭。故使这一历史遗珍得以保存至今。
       “紫微棒”在远古少林寺中以持戒、强身、护法、实用为本。其特点:贴身而行,近身攻防,棒端四面戳扎,棒身左右抡劈,上下翻打,攻防严密,迅猛力整。其风格:快慢相间,松紧灵变,连打重击,短小步战,夹腋之力,迅疾准健,攻防互补,临战应变。从实战角度,由于棒短质沉,灵变疾行、左冲右突、上下抡劈、神机莫测、凶狠猛重……,往往“紫微棒”的近身攻防会使其某些拳法、长兵顿失攻势,其近身战法的攻击强度往往使敌方胆战心惊……,此棒的技术地位自然也成为古少林寺“以拳棍(棒)名天下”的威名而自立于中国武术史册。
       综上所述,“少林紫微棒”是远古少林寺不可多得的武林瑰宝、历史遗存、经典之学。具有珍贵的佛学历史研究价值和“大道至简”的现代实用价值。同时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意识的重要文化经典。60年代初由家父秦铁英先生亲授其棒法:练意、练气、练力、练神及排打之功法;战术组合之用法;其36势套路技法;短棒临战实用法;以及拳棒伸展吐纳(养生)法等九种内容。从其实战中才真实理解“御敌七星”之位,即人体:头颈部,前后心,侧肋部、腹腔,小臂手骨,侧膝部,迎面骨(等要害部位)。可见“紫微棒”战术攻击能力之强悍、凶狠、实用。
       其八、九十年代(秦庆丰教练)曾相继教授北京巡警大队及武警官兵,受到高度重视。后又亲授弟子数十人,至40年后又亲授“北京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诸位弟子。使这一珍贵的武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真实再现,得以完整、系统、科学、顺利传承。

北京市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理论研究部)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