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十大功法

秦老师谈少林拳的养气功法

  中国传统武功中的身心修炼过程,十分注重以养气为核心的整体与统一的修炼,它是保证武功技战水平的关键,是保证武功练习者在此基础上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
  中国少林武功中的养气锻炼,是中国传统体育和古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古老的医学气功和武技养生,原属两种不同的范畴,但在长期的实践中,武功养生和医学气功,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武功的修炼吸取了医、道、佛家的养气精华,充实了少林武功的完整体系。少林武功的养气方法,又称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等比较全面系统的辩证施治的养生论述。此外,古代文献中,对养气、养生的方法,记载的很多,比如老子《道德经》讲“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中有“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后世的李时珍、孙思邈等医学家等,都对气功养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中国养气功法发展至今,对其研究正逐步深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内功修炼的基础和探索人体奥秘的课题。
  中国古代对养气功法的称谓有多种,有吐纳、导引、行气、服气、调息、静功、禅修、止观、炼丹、内功等等,虽然名称和锻炼的方法不同,但均属中国医疗和养生的范畴,它涉及许多学科,同祖国医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医学是从全身经络出发,辨证施治,其功法也是从全身经络出发,以此为基础,它是养生的根本方法。它讲究运用练气、聚气、运气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元固本。经络顺通,疾患可愈,既可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又可开掘生命的潜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古代的养生之术起源于中医学,不仅有丰富的理论,更有几千年的实践,因此,我们应从中医理论方面研究,以使养气功法在祛病延年、强身健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少林拳的养气之法,是通过自我的意念来锻炼人体精、气、神、力,它是习武不可缺少的内功练习功法,正如孟子所讲:“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少林拳术秘诀》中说:“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二练气。不过,柔术之功用多在于取敌制胜之中,故为养气尤不可缓也。”指出了少林功法中的养气是为了克敌制胜。其锻炼,对于武技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意义。否则,纵然练到“皮膜厚结如铁膜,反而可因为妄用其力而残身……”所以,少林武术特别注意外功练习的同时,练习内养功夫。养气之法,与武技相结合,也是少林拳内容的精华所在。 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怎样养气、养生,使自己获得健康呢?无论是习武者还是为了健康练功的人,首先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最简便的方式,这是最为重要的,如站桩、坐禅等方法。下面,我以少林十八罗汉掌中的玉带桩和少林坐禅功为例,讲讲少林拳的养气法。
  玉带桩的练习方法是,两腿膝关节微屈,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身体端正,下颌内收,口齿闭合,舌抵上膛,两臂环抱腹前,两掌心朝内,掌指放松,中指端相对,与腹部相距约15~20厘米,与肚脐相对,意守肚脐(神阙穴),即我们通常称为的丹田部位。同时,保持全身放松,呼吸自然,身体内外相对安静。
  少林坐禅功的练习方法是,采取双盘膝、单盘膝或双腿交叉的坐姿,两掌双叠放于腹前。如环境所限,也可以采取两腿放下正坐,或者侧卧、正卧等练功方式,此时,两手可以放在腹部,也可以放在使自己放松的位置。关键在于凝神守中,意守丹田。随着时间的延续,丹田位置会产生热感和自然的腹式呼吸,此时,要随意关注,勿妄追求。
  通过以上两种气功养气的长期锻炼,人体会产生一系列良性变化,会使身体内部脏器、四肢血脉的运行得到气的荣养和推动,此时,养气、养神、养生的作用逐步形成和开始,尤其是中老年人,采取吐纳养生的练功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一方面要注意四季寒暑的变化,每日练功宜在早晚,采取相适宜的练功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地理环境的不同,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再者就是要注意人和。目前,影响练功的心理因素很多,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心理紧张,要学会心理调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尤其是练功当中,要学会克制,能够平和自己的情绪,要宽容大度,做到荣辱皆忘,努力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心中始终保持一种正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静,有利于练气、养气。通过练功养气,不仅使自己获得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的健康。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内气运行的通路,彼此紧密相连,-纵横交错,内连五脏六腑,外络肢体七窍,起着行气血、通阴阳养脏脏腑、濡筋骨和利关节等作用,使人体和周围环境及人体内部器官之间保持阴阳平衡,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排打功练习,是一种强刺激法.击打实际上是使全身三百六十余个主穴和奇穴、阿是穴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击、打、点、按、推等各种力量和形式的刺激。通过经穴的激发和传导,有效地促进和强化了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使之流通旺盛,瘀血、毒素得以化解,病体得以康复。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