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研 究 会

 

我们知道的秦庆丰老师

        编者∶秦庆丰先生,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中国武术八段。祖籍安徽,1949年1月生于北京,字安健,号寒石。八岁习武,14岁在其父秦铁英先生严格督教下承袭家学。1993年北京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运动系毕业。1975年3月任北京市海淀区体委武术主教练。1982年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荣获金牌。1991年出访日本荣获中日武术交流一等奖。1982年开始至今,相继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术协会等担任武术教练组组长、专家指导、总教练等工作。1975年开始多次应聘担任国际武术邀请赛,全国武术比赛执行裁判、副裁判长等职务,,2000年获“中国当代武术家武术贡献奖”,其传记入编《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国际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五十余部辞书。目前担任国家武术高级教练、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北京武协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大学本科同学会展览部副部长、《中国功夫网》首席专家、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本文两位作者,黄巍是中国政法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杜田就职于Oracle中国研究院,2009年进入清华大学修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在这两位读“大书”的读书人眼中,武术家秦庆丰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且听二人分而述之。
       黄巍:侠之大者
       我与秦庆丰老师相识、相知,是从清华大学武术文化大讲堂上,秦老师那深刻、广博、经典的武术演讲后开始的。两年有余,追随秦老师习武,感触颇深。
       对秦老师治学,最深的印象是严谨。他要求我们习武“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说“武术的本源与核心是‘技击’,离开这一点就会脱离武术的真实与内涵”,“虚华不实失其源,攻防无术失其根,动静不当失其真”,这些话令我服膺之至。秦老师深知,对于武术文化来说,“篡改”实在比“消灭”来得更可怕。因而不管外而的世界多么喧嚣,多么浮躁,他都始终耐得住寂寞,严守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和本真。
       “武术文化”,是要在一招一式的技击实践中去体会、理解的学问。通过秦老师对武术实战中每一动作的辅导和阱解,我知道了什么是“差之毫厘廖以千里”;知道了“阴阳”、“虚实”、“开合”,这许多曾经遥远和抽象的概念,其实与人的身心本是相合相应的,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身心之中。秦老师耐|领我们切身沉潜进去,体会到了先祖圣贤的智慧,看到了传统拳械中,占人的用意与真实。
       秦老师的教学,简洁、深刻、理性。譬如讲解“滚手”,秦老师就概括为“以圆击直”,就是“把直线方向上的力,转化到圆周的切线上,以达到劲力的互换”。这让我们顿时豁然开朗。老师的讲解,不仅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具体的技术,更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武术文化其实是非常契合科学原理的,是完全能够和现代科学文化进行平等对活的。这一点开悟,我想对于自己今后的研武之路,将会非常有意义。
       秦老师武学造诣的“深”与“透”,令我深深敬服。记得有一次,秦老师到清华大学为我们作一场有关中同武术文化的理沦讲座。开始前他问我们一个问题,汉字里的“武”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假思索地笞道:“止戈为武”、“武字说的是要和平共处的智慧”等等。一直就这么听说,一些书中也这么讲,没想到秦老师却否定了我们的回答。他说,武字可不是什么“止戈为武”,那是后人的望文生义。武字从最古老的甲骨文、金文考证,其本义是士兵扛着戈玄征战,去保家卫国。“以武平定天下”,这才是“武”字的历史真实!一席话说得我们这些大学生十分感佩。
       秦老师读书如痴,家中最多的是书。他对武术之外的多门学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我们这些学生谈起各自的专业时,老师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熟稔,常常令我等又惊讶又佩服。有一回训练结束,秦老师和我们聊起了美学的话题,其中对清华一位知名教授的人格与画作赞叹有加。接着他推荐我们有时间多读一些如《美学散步》、《意境》等书籍,如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看看东、西方著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展览。别怕看不懂,就先从和自己相契的某一件作品入手,要用心去揣摩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独妙的创作语言,逐步提升自己的艺术和文化修养。
       秦老师酷爱绘画、诗词、书法和摄影艺术,这点最让我们好奇,感觉跟我们平常印象中的武术老师不大一样。秦老师给我们道出了其中原委,他说:一切学识、兴趣、爱好,看似无心,实则与中国武术文化都有联系。例如︰研究美学可以帮助理解传统武术带给人们的健康和审美体验;研究解剖学可以帮助认识人体神经、内脏、肌肉、骨骼的机理与相对运动关系;研究运动力学可以帮助理解身体姿态在技击过程中的科学合理运用与最佳位置;研究物理则能帮助认识武术动作中蕴含的丰富的力学原理(如重心平衡、几何杠杆原理等)﹔研究中医学更是能增加对武术内功修炼,促进人体健康长寿的正确认识;研究书法艺术及诗词歌赋,可以帮助我们真实地读懂用好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字,在与古人对话交流中,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艺术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研究兵、史学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尊重传统武学的真实与发展等等。正是以这种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眼界,秦老师对各门学科兼收并蓄,逐步形成了自己对传统武术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一百余篇专业学术论文、专著和技术性文章,共计300多万字,秦老师丰硕的学术成果,常常让我们由衷赞叹。秦老师说,对传统武术的执着坚守与潜心修习,正是他如泉不断创作力的源头活水。从秦老师身上,我们获得了很好的启示:创新不是思维灵感的某次瞬间迸发,而是如汨汨清泉,长流不竭。在人们赞叹思维高峰的卓尔不群时,不要忽视了峰顶之下是重重垒土。
       秦老师待人谦虚、严谨、乐观,在我们这些学生晚辈而前没有一点架了。每次训练课他都准时到场,虽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仍然每次都亲自做动作示范,没有任何懈怠。对基础薄弱的学员,他总是让他们站到离自己最近的位置上观看示范,同时又安排辅导员为这些人作个别指导,笔者的基础不好,冈而也是这种“小灶”的受益者。无沦是博士生、硕士生或外同留学生,秦老师都是一片赤诚,在秦老师这里,我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