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研 究 会

 

以武育人 身心双修——少林五形八法拳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
相关报道: 新华号
相关报道: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相关报道: 中国全国体育总会
相关报道: 微武术
相关报道: 中广数字体育

非遗优秀拳种——少林五形八法拳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蕴含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历代武术人,经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应、砥砺磨淬的历练,共同铸就了刚柔相济、浑厚激荡、博大精深的武术之魂。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

著名武术家、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老师


      著名武术家、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老师表示,中华传统武术之所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薪火不断、传承有序数千年,其强健体魄、修身养性、艺术审美、文化学识、实战防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核心价值,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综合传统体育科学,具有着无限潜能和影响力,是中华文明的血脉之根。传统武术集中了中华文化所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与神韵;赋予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自强与自豪;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进步的独特历史标识。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武术内涵,激发传统武术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在当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3)

秦庆丰老师习练“少林十八罗汉掌”


      秦庆丰:让中国传统武术走入大学的校门,赋予他新的、科学的生命


      武术具有修身、强身、防身、心性修养的多元价值功能,如何让武术融入大众生活,为健康中国助力?如何坚守、传承武术人的“初心”与传统武术的“精华”?如何通过武术这张名片,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五千年文明和武术文化精神的深厚内涵,以及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秦庆丰老师带着深深地思考,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感言道:“1982年在北大团委、学生会领导下,我受邀协助组建北京大学武术协会,并担任教练组组长,开展了少林五形八法拳108式的教学任务。当时我提出让中国传统武术走入大学的校门,赋予他新的科学的生命。结合大学生普遍体质较弱,视力较差等问题进行了短期功法训练,反响很好。之后便开始教授拳术,在拳法‘招招有势,势势有法,法法有用’的指导下,在训练中不仅教授技术动作、实战方法,同时传授武术传统礼仪,系统指导怎样在技术动作中运用好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经过数月的练习,师生们普遍反映,通过教学,才真正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少林拳法历史文化的价值和其重要的实用健身意义。大家通过数月有意识地锻炼,清楚地感觉到不仅体能增强了,睡眠好了,食量增大了,视力也有所改善,关键是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有质的提升……。”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4)

1982年北京大学武术协会成立与著名武术家吴图南、李子鸣、马礼堂、周尊佛先生合影


      秦庆丰老师介绍道:“40多年来,我们相继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武术教学。1990年建立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并先后在内蒙、安徽、山东、四川、贵州建立培训基地,每次训练课班级都突破百人以上,目前已教授数万名师生。近几年来,在传统武术教学的同时逐步突破年龄界限,针对性的开展多项综合教学内容的训练,例如武功中的攻与防、气与力、动与静、提与落、刚与柔、蓄与发、快与慢、开与合……等提高体能、技能和功能等专项课程,以有效提高学员们的武术基础能力和健康水平。我们的宗旨是:以短、平、快的方法,以安全、有效的思路和要求,使大家更多的受益于武学文化的潜能,吸引更多人走近武学、习练武术、感受文化,让武术非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功能、实力和影响,为健康中国助力。”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5)

北京大学武术协会成立一周年,秦庆丰老师与团委、学生会、武协领导及教练组成员全体合影


      “少林五形八法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认为在构建多元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秦门武学的经典完整、系统地介绍给广大读者、学习者,并将其科学地融入社会大众,才是对非遗文化最好的传承、宣传与保护。”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6)

1982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秦庆丰老师比赛中


      秦庆丰老师讲道,少林五形八法拳,源于宋末元初时期的“少林大金刚拳”,至明末与当时秘传于少林寺的“五拳”(即:龙、虎、豹、蛇、鹤、五拳)融为一体。传至明末已逐渐形成为具有独特北派风格的少林拳法。清代雍正后期,此少林拳系开始传入“秦门家族”。历史传统悠久的“秦门武学”至近代所独具的传统性、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体系与结构包括:两功、三法、九兵;其“两功”(两部功法)包括:中国秘传长寿功、中国少林十大功法;“三法”(即三部拳法)包括:少林大金刚拳、少林十八罗汉掌、少林五形八法拳;“九兵”(即九种兵器)包括:少林镇山棍、少林紫微棒、金锤刺、金刚大刀、金刚剑、秦门戟、十三太保双手带护门刀、秦门步战刀、龙凤护身短刀等。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7)

秦庆丰老师早年习练“少林五形八法拳”


      以“少林五形八法拳”为例,其内容丰富、严整缜密、结构完整、取势简约、风格高古、法度严谨;蕴含、渗透着中国远古文化、哲学意识、兵法战术、医学、禅学、史学和古典艺术美学的丰富内涵。其武学“身心双修”的终极感受是:人品、精神、学识与胆气的修为,从而获得自信、自尊、自强的意志和心灵净化的提升。可以说,武学的长期修炼对促进人格力量、人格尊严、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促进尚武报国的心理正能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8)

秦庆丰老师与弟子们


      当问及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一些“乱象”时,秦庆丰老师认为,习武之人既要重“技”更要重“德”。不要迷信假专家、假大师,这些所谓的“名人”不仅误人子弟,而且贻害社会。要以一双慧眼,不徒看虚名和名利场下的招摇、乱语……,应静观其真才实学,这样将有助于对武术保持冷静、清晰的学习和思考,有利于推动传统武学的进步和发展。他说道:“传统武术的发展,要自觉行动起来,不等不靠,坚定前行。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每一位传统武术的坚守者,都要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以独守心缘的力量和智慧,将传统拳法、兵器、功法的历史传承更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也要清晰自身传统武术的核心价值和发展优势在哪里?短板和困境是什么?明确了优势与不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目前已有很多传统武术项目在当地发展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说明只要坚持:挖掘、整理、研究、实践、传承、发展之路,传统武术就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目前国家对传统武术是倡导保护、社会支持,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9)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由多名博士和硕士为核心,始终坚持系统训练和理论研究工作。图为秦庆丰老师正在进行“少林大金刚拳”的教学


      武术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代表之一,是一种独具文化魅力、内涵深厚、实用有效的“肢体语言”,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与欢迎。“多年来我相继受邀前往欧洲和东南亚诸国开展武术教学,强烈地感受到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对传统武术的尊崇、对武术老师的尊重。”秦庆丰老师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和传播者,必须要潜下心来学习、深入、广博、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武学的文化高度。不要把武术教学看作是单一的“技术传授”,而是要通过我们的授课、知识、语言、行为、精神道德与教学方式树立中国人的形象,并结合现代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去表达传统武术文化的气韵、去体现中国人今天的精神素养。让世界更真实、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经典与内涵,以中国人的声音、传统特色、武术绝学和文化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国武学真实地走向世界!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0)

秦庆丰老师与俄罗斯少林五形八法拳联盟教练组合影


      祁金利:习练武术是身心双修,对人的一种全面的滋养


      “我觉得武术是一种‘身内之物’,无论你走到哪里别人都拿不去。而且中国武术特点是可大可小、可动可静,可放长击远,也可‘拳打卧牛之地’。”祁金利表示,中国武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技击,技击是武术的基础,同时武术有强身、健体、育教、化人等功能。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1)

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终身荣誉会长祁金利


      燕赵大地自古尚武之风兴盛,祁金利生于河北正定,其家族曾有习武的传统,他自幼喜好武术,后考入清华大学又受到“无体育不清华”的优良传统影响,融文武于一身。八十年代,全社会兴起一股习武热潮,祁金利当时对学习少林五形八法拳兴趣浓厚,后通过网络之便得以结缘秦庆丰老师,在秦老师亲授下系统学习了少林五形八法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说道:“武术内涵丰富,以少林五形八法拳为例,里面有技击的成分,有中国历史、文化、哲学、中医学的凝聚,也有禅宗的底蕴。习练武术是对人身心的一种全面的滋养。”


      作为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平时事务繁忙,但是他总会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在夜空下行拳练功。他说:“平时工作非常忙,加班加点是常事。我觉得工作是人生的基础,也是一种乐趣。经常忙完工作到晚上九点乃至十点后还要活动活动。我觉得功夫是量的积累。工作之余,我每天拿出半小时、一个小时去坚持锻练,这种坚持已有二十多年了。”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2)

祁金利习练“金刚大刀”


      每个男孩子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当记者问到祁金利幼年的侠客梦时,他认为“对侠文化的理解会随着人生的阅历不断加深。小时候多是感性认识——替天行道、不畏强暴,长大后则会对“侠”字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就升华到对民族责任的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秦嘉艺:中国传统武术是一种健康时尚的运动方式与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武术是一种健康时尚的运动方式与生活方式。”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主任秦嘉艺面对镜头,气质卓然,她口中的传统武术,就像她身上的服饰,时尚、青春、充满朝气。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3)

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主任秦嘉艺


      “我们今天讲传统文化,就要深入认知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有些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武术,就是缺少对传统武术最基本的认知,更缺乏体悟与锻炼。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至今的优秀文化经典,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深入研究、亲身体验,尤其年轻人不能“走马观花”或比划几下,就简单地定义为一套拳法、一个符号,他应当是和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乃至肌体、灵魂息息相关的“人生必需品”。

 

      就如同“秦门”弟子们,研究会是我们充满关爱、温暖、互助的“家”,我们以秦门武学《武门庭训》为宗旨,以陶冶情操、强健体魄、防身自卫、康寿养生为目的;以拳禅一体、内外双修为追求;以精忠报国、传承经典为一生之责任和使命。


      “现在武术已成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如何能够让90后、00后的青年人更好地去认同、去习练、去受益,这是我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目前非常关切的问题,毕竟传与承是未来,他们是最有希望的新生力量。”秦嘉艺说。


      秦嘉艺分析道:“90后、00后同属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原住民在哪,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在哪!碎片化的时代,短视频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武术也应该如此。就像我们从黑白电视、背投电视、彩色电视、有线电视、智能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电视,所以终端的变迁、场景化体验升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这种消费习惯,都能够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传统武术是既时尚又健康、有文化有乐趣,能防身更健身。”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4)

秦嘉艺习练“秦门步战刀”


      她认为,传统武术搭乘互联网的“翅膀”,将会更大限度地传播武术的文化和魅力。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些武术视频点击率达百万,这不是意料之外,而是情理之中。


      景辉:技养双修、内外合一、刚柔相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景辉老师表示,少林五形八法拳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传统武术中为数不多、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拳种,是比较全面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精髓的活化石,更是系统、完整、科学、专业的一套体系,这套体系的独到风格与特质能够保存、传承至今,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整理完善,是非常珍贵的武术瑰宝。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5)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景辉


      “从1997年开始习武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通过对秦门武学的认知与研究以及亲身体验,破除了之前对内家、外家之浅见,深刻感受到秦门武学家学渊源,以及拳法之中的拳禅一体、技养双修、内外合一、刚柔相济、神形兼备的武学之道。在紧张的生活、学习、科研工作之余,通过认真训练,在练拳与养生融合互补中,使身体和精神面貌得到很好的修复、锻练和提升。非常感谢秦老师在秦门武学文化传承中的忘我工作态度,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严谨教学精神。”景辉老师分享道。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6)

景辉习练“秦门步战刀”


      李建新:明德尚武 薪火相传


      “中国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武术文化离不开传承,‘薪武’二字就代表着薪火相传。在师父秦庆丰老师身上我也亲身感受到了传承精神的重要性,所以取名‘薪武堂’。”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顾问、薪武堂国术俱乐部馆长李建新认为,武术动作的拳法、腿法、步法、跳跃、跌扑等一系列动作,能够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必要时还能防身自卫。“我们把传统武术推介给广大的青少年(包括成人),让他们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去验证习武对身心的诸多益处,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7)

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顾问、薪武堂国术俱乐部李建新馆长


      “来我们俱乐部习武的孩子,在学校体育课上明显比其他孩子体育成绩要好。在武术课堂上我们也突出了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速度、反应等”。李建新强调:“我们陆续把少林五形八法拳这类优秀的传统武术传授给孩子。传技、传理更传德。让更多青少年文武俱备,通过练习传统武术,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开发内在的智慧与勇气!”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8)

李建新习练“少林五形八法拳”


      朱进宇:以丰富、科学的拳理“以武育人”


      高级工程师、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进宇坦言第一次见到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便被深深地吸引了。“我和秦老师结识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时期,当时就被秦老师的武艺教学能力与为人深深吸引和敬佩。随后一直跟随秦老师习武到如今。秦老师传授少林大金刚拳时,不仅教授套路,同时无私传授大金刚拳每一招式的实战用法和理论知识。近十年来随恩师逐步系统学习了三部拳法和多种兵器,受益颇丰。”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19)

高级工程师、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进宇


      朱进宇认为,秦门武学(少林五形八法拳)十分重视民族精神和爱国教育,其内容非常系统地延续了古拳法的风貌,以丰富、科学的拳理“以武育人”,有助当代年轻人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0)

朱进宇习练“少林五形八法拳”


      李路:自信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道国术馆馆长李路表示,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强身、自卫、启智、育人的功能,青少年习武能够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1)

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道国术馆馆长李路



      “在武术的诸多拳法中,我认为习练少林五形八法拳,非常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我的学生万代煦演练的少林大金刚拳,就能够培养他自信、阳刚、坚毅的气质与性格。”李路认为,自信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国梦”与“四个自信”,首先是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青少年习武,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教育方式之一。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2)

李路习练“金刚大刀”


      李路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于2013年自主创业,创办武道国术馆,致力于青少年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传播。他认为,只有更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加入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中,才能够真正的提振民族的尚武精神!


      付桂华:通过武术的桥梁,让我与大家人相近、志相投


      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付桂华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协会会长,在练习传统武术——少林五形八法拳后,结合竞技武术,他感言:“少林五形八法拳和我以前学的任何拳种都不一样,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武术其实对我专业(竞技武术)的指导性非常大。这几年跟随秦老师练习少林五形八法拳,对其技术动作内涵的理解和应用拳法实战的能力更强了。”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3)

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专业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付桂华


      海无惊涛不壮阔,人无磨练少坚强。付桂华表示,自己光荣参军两年,在军营里他的本领有了“用武之地”。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4)


付桂华习练“少林镇山棍”


      “我因为会武术,领导特意把我安排到武警侦察兵。传统武术不受场地限制,我经常在办公室里教领导和同事们。他们教我部队知识和侦查经验,我教他们健康的方式和方法。每当回到母校北京体育大学,我主动组织起学生武术协会号召大家习武强身,首要目地是让大家摆脱、远离亚健康,促进锻练,使大家拥有健康的体魄,并具备尚武精神和爱国情操。通过武术的桥梁,也让我与大家人相近、志相投。”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5)

秦庆丰老师书法


文武并重 禅拳一如——记著名武术家秦庆丰与他的弟子们(图26)


秦庆丰老师书法


      “守望家风,就是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大河之中的浩荡清流。”传承武脉,就是把武学精髓融入国人的精神血脉里、体现在具体行为中,做一名有学识、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文武兼修的“追梦人”!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