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研 究 会

秦庆丰武学专栏|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篇)

    
相关报道: 秦庆丰武学专栏|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篇)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历史延续数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及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像黄河之水磅礴奔涌,汇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浩瀚江海而生生不息。

      在其漫长的历史年轮发展进程中,武术从原始狩猎到车马阵战,从弓矢挥戈到短兵搏杀,以及最后的徒手格斗等战争实践中猎取;并以最为理想、有效的攻防格杀技术,以东方人特有的智慧和勇敢,以其独特、经典、简约的精神,将传统古战武技、拳械、功法运用的特质,以单式、组合、套路结构等形式固定并传承下来,并相应与古代哲学、伦理学、艺术美学、民俗学、古代医学等……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武学相融,形成多元的武术文化现象。从古至今的武者,在长期学武、识武、习武、懂武、用武的人生历练中,无不以心悟与责任赋其感念与情怀。在启人心志、练胆与练骨、刻苦与自励等不断战胜自我的武术境界中逐步获得自身心灵的洗涤,在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回归中得到启发与灵感、胸怀与尊严。

秦庆丰先生在央视接受采访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与灵魂

      武术作为中国人所独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经过千余年的历史沉淀与发展,在抵抗外辱、抗暴自卫、文武兼备、身心双修的特殊文化基因、感悟与传承中,逐步形成了武术广博而经典的家国情怀与武学内核。武术文化是凝聚在广大习武者心中的人文价值,它首先表现为一种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崇尚与道德审美、爱国与民族精神的内心感受,继而物化或人格化于武与术的体验、学与道的感知。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与灵魂。延续至今的传统武术其内容、形式与发展,都会程度不同自然带有当时历史的遗痕,都保留有当时本土地域文化的背景、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思维模式、宗教情结、审美趋向、民族意识、社会环境的印记,其昭示着自己独有的生存年轮与籍贯;传统气质与思维深度;集中体现和承载着其特有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典型符号;使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理解、分辨和解读出其特有兵械、拳种的历史归属、特点与风格。但由于数千年的古代征战、迁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诸原因,也使其各种武术的形式不断扩展、变化、凝聚与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在古代战争与社会变革中,文化与地域间的相互包容、学习、创新的心智特征。其中传承至今的中国人在传统“强族、强种”基础上,强烈的民族和爱国意识所激励起的“尚武精神”;以谋略、武技为基础,崇尚文武并举、“身心双修、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等武学之道的文化特质;以及在尚武精神中所共同展现的民族风骨、正义勇为、忠孝仁义和牺牲精神;以及现代武术文化意识所代表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凝聚的武术核心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流。

      “武学之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源远流长并具至高层次研究、崇尚的社会文化经典,它出现并延续于中国古代哲学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脉络中,并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其中武与学,国与术的文化情结,以超越的心智,以民族的根基,影响并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并以其产生、发展和流变的历史轨迹,展示出武学文化精神自我塑造的心仪路程及独有的高度、胆魄和智慧。

      而古传“武道”的释解和内容,早在商、周时期就曾有“拳勇、角力”的称谓,至春秋战国就已出现“技击、相搏、手战、相扑及武艺”的记载,在《汉书 . 艺文志》中就已有“兵技十三家”、剑道、手搏、箭射等多种武术项目的记载,说明自商周、秦汉以来,上下三千余年其古代武士、剑侠、刀客、拳勇、武僧、团练、镖会、江湖、隐侠、拳师等,其武技可谓林立诸家各派,并以独有的心力方式延续和传承,而苦心孤诣、忍辱负重、刚正不阿、代代相袭、心脉不断。可以说武道精神“共同拥有一种非常强大的文化根系,这种根系共同来自中国古代文明”(梁启超著《中国之武士道》)。由于这种带有浓厚兵学意识和传统师承的忠良侠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等文化特征,使其武道的发展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社会道德和社会舆论的约束力。各武门诸派从内在意识上极为重视和维护个人的名誉,特别强调人格的精神力量和实际能力,它具有行侠仗义的血性气质和“勇武”重义轻利、诚实守节、一诺千金、抱打不平、不惧生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多样性格。例如《秦门武学》中“秦氏家训”一文载“爱国乃终生立命之本;弘扬中华文化之博学;潜心家学文武之精微;承继家族亲和之遗风;忠孝智勇,厚德以传家;勿忘国耻,图强以报国;秦氏家训,子孙永记铭”(家父秦铁英 • 爱国将领 1937 年 12 月)。每当诵读此文,其中不仅饱含前辈对后世质朴、纯真的期盼与厚望,同时其家国情怀,立志报国的信念自觉跃然心中……。当然此文对后学来讲,在普通生活的文武兼修之中,深入其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意识的培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如此诸种励志、广博而深刻的传统人文教育思想千余年来不断影响和浸润着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和习武人的精神境界。

      伴随着时代与历史的发展,武术的传承、修习、扩展与外延中,其武道的本源与核心潜质,始终严格遵循着中国武术所固有的传统轨迹而稳步前行,即无论任何武术流派,拳、械、功、法的形成与构建,其内容与实质必然立足于“以实战为本,以养寿为 宗”这一历史本源的核心主题,即始 终恪守传统武术固有生命力的本体语 言风格与原古特质。也就是说:“国 术起于兵家实战之学,源于古战攻防 之道、速战之法、绝杀之术,千年其 功法之备、武技术论,称之武道”。

      传统武道之学其文化的萌生伴随 着历史发展,在主、客观意识上不同 程度地受到了中国古代天人观、伦理 观、宗教文化、国学经典、中医养生 学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借鉴,使中国 武术的历史传承负载了诸多文化元 素:从传统武术的崇奉到礼仪;从名 称到形式;从技法到理论;从修为到 立世;从健康到长寿等“武学”的结 构形式与理性思维,都与中国传统文 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诸如先秦墨 家、法家、道家,以致两汉之儒学, 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宋明 之理学,清代之汉学等历代主流学术 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国传统武学的基 础性发展。

二、儒学思想与武术的核心价值

      儒学思想一直居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体系的核心地位,其《五经四书》中的《大学》一文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庸》一文中又讲:“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侍亲,……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从习武的角度讲,就是要明确习武当以身心双修为起点,必先学会明理做人,立身处世的道理,要以德为本,修身、正心,才能树起立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志向,担负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因此习武不仅要有“吾曰三醒吾身”“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自觉意识,而且要潜心慎行、克己从事、以善立德、以德立人。从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尊师重道、以武养德、以德尚武。这种道德意识的修为要尊崇孔子所倡导的:仁忠与诚信;父子间的慈孝;夫妻间的义顺;兄弟间的友悌;朋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等与之相应的尊敬师长、孝养父母、助人为乐,充满和谐安定的人际和社会关系。《论语 • 宪问篇》一文中讲:“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 颜渊篇》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于“为人做事”习武明礼,诚信为本,坚守其人格尊严和心性的纯净。孔子讲“仁、德”是提醒人们时刻都要遵循敬畏伦理道德标准,也是人们生活实践的最高道德准则。当然相对于习武者来讲,团结共事更为重要。它是相互研究、交流、学习、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第一要务。要摒弃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文人相轻、武人相欺”的不良恶习,以及极少数人的浅薄妒忌、独我、甚至冒名剽窃、拉帮结派、胡编乱造、造谣生事、利益交换、以大师、拳神自居,可谓乱象丛生……此种等等与时代相悖的诸种心态和恶行,往往形成武术发展的负面和羁绊。因此只有在武学的自我修持中自省、自清,努力提升自我心灵的净化,以大义、大仁、大德的自觉、认知,并践行高尚的人生格局与人格回归,达到崇礼为仁、从善重节、真诚守信、行侠仗义、秉持操守等武德的自觉修持与实践。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时,所体现出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胆识,以及“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为道、为义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充分展现真正武者的精神风骨。正如孔子所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明知不可而为之”,即不为一己之身,而重其道义,这一“士可杀不可辱”等民族气节的张扬,以至前贤为其道义和尊严慷慨赴死,为抵抗外辱而为国捐躯的勇为精神,仍然深值今天的武术人敬仰与深思。

      人行一世,立在有为,要有成功的人生,首先须立足于“身心双修、文武兼备”的信念为基础。这里除苦习、博学,更应注重人格的培育,坚守人品、气质、意志的锤炼。因此,自商周、秦汉以来,文武兼修之人的心底就已逐步形成和积淀了坚实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精神素养,并将其自觉融入每日的劳作思考、读书习文、练功习武和静心修为的每一生活细节之中,以此心志逐步构建起武与学的锻炼与修养,国与术的认知与敬畏。因此文武兼修可谓是弘扬国人心理正能量,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孟子《告子》一文中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等育人、做人、修身的道德规范,以及王阳明“知行合一”,立德、立言、立功的心学思想。《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诸上所述,孔子的天理人伦、人生事功、舍身成仁的理念与孟子修身为本、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及先古圣贤其“经世致用、任重道远,国之危难,匹夫有责”,等教益,其中充满着对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千余年来曾鼓舞和激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江湖豪侠“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等自觉、自醒的精神 鼓舞下,拔剑而起,共赴国难,为追 求真理、正义、锲而不舍,宁死不屈。 他们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爱国精 神:重气节、讲礼仪、明进退、知荣 辱,他们为国家社稷、民族尊严前赴 后继、奋勇斗争,英勇献身。他们以 中华民族的脊梁,以铁肩担道义的民 族气节为后世树立了至真、至善、至 美的崇高人生境界:更成为儒学经典 “为术、为学、为道,”立德、立功、 立言,树人立世的文化思想基础和精 神典范。

      同时,中国传统武术在其不断发 展进程中,其内容与结构也在不断从 儒学中庸、中和的思想中受到启发和 影响,逐渐形成和加深了传统习武中 正、均衡、内外六和、重心稳固的思 维模式,如传统武术套路形式中:左 右平衡中正、起始定位(结束)的原则; 拳路偶数的进退八方原则;以中心为 定,八卦为圆的原则;以中心为定, 四方垂正(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 下玄武)的原则;以及功法合一的原 则;神形兼备的原则;攻防一体的原 则;力道互撑的原则;奇正互补的原 则;动静刚柔的原则;疾缓虚实的原 则;中和为术的原则……等,都为中 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构建:力学规 律与运动形式;攻防技术与战术理论 以及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其丰富、 扎实、深厚的基础。沿传至今端庄严 谨、布势奇绝的拳械套路、功法绝技 以及质朴纯真的原古实战方法;乃至 身心修为、长寿养生、哲学思维与武 术艺术美学中深层次的“动态美、静 态美、意境美”等学术研究的文化智 慧等,均对传统武术的历史与人文价 值的研究产生深刻、积极的影响,同 时对于“武与学”的科学传承与发展 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当然对于现代 人发挥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在生活、 教育、工作、学习、创新中促进和产 生新的文化动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作用。可以说,中国儒学中的优秀文化和武学传统为国人留下了十分珍贵、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