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庆丰先生演示:少林五形八法拳之“金豹回头”势
三、道学意识与武术的至高境界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最高形式与范畴,其运动是“道”的基本属性。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之不明,徒雕小器,难有所得。”《老子》、《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顶峰之作,后如《管子》《淮南子》《抱朴子》等著作均对道学有所推动、融合与发展。千余年来,“道”之一词在古人的认识中,谓之天道、王道、君道、仁道等……,即指天地之间其本源、本性、本质、原则、法度及宇宙人生,认为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均源于“道”,随至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五经六艺、文论诗赋升华为美学本体论,称之为“道之文也”《文心雕龙 • 原道》。这一由技至论、至学、至道的逐步升华,使世人更加注重和追求为道之内涵,道之修为,道之境界。
“道”之初始,为技、艺的品质,其融合应用于文化的层次、致理、气韵、意境……以及简约崇尚、审美情趣、规范与精绝的人文高度,随着心悟手从、形随意出的精神风骨与学识智慧的升华逐步形成为“道”的至高理想和思维境界。这一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至隋唐以后,逐渐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学术思想,成为古人内心深刻认识社会、事物、指导人生哲学的文化现象。道学崇尚“天人合一,内外合一”自然和谐的生命理念,《老子》讲:“道之生,德蓄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说明道的内涵、修为与境界是以:德的内涵为核心;以德的修为为心志;以德的境界为精神。因此对习武者而言,在武学理念和修为中,也更为注重功法与自然天道相合,拳械与身法,意、气、力相合的自然规范,以及坚守道义,以武立人、以义立宗、以德立心、以道立世的内心定力为原则,逐步形成后世武者世代相继、传承不息、恪守武门传统的“武道”文化之源。
隋唐时期禅宗随之兴盛,并融汇于道家(老子)的无为、至柔思想和修炼方术,以及儒家的休养之学。此时期中医学养生、兵家武学、文学音乐、艺术美学,乃至国学经义……等都有了同步质的发展,这一高度汇集的文化经典经逐步自觉精化、提炼,相应升华为“道”的心理感应和夙愿,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接纳、领悟和坚守,进而形成了永恒运转规律的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至中永恒、大道至刚至柔的心理诉求,并由此产生了一切为道、道学为本、法于阴阳的学术和文化生活理念。《韩非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以至道的实践,道之发展,道的超越,成为文化经典终极升华的儒学之道、礼乐之道、兵家之道、武学之道、养生之道、中医之道、棋道、茶道、剑道、书道……之学盛兴。当年各国遣隋使、遣唐使、遣宋使等饱学之士,历经千余年不断将其为道诸学经典,深度研习、恪守源宗、引领实践、传承、发展于各国,可谓“道”影响深远。
从现代意识讲,“道”就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理想的思维境界;是对于生命完美崇高的理解;对于生活认真乐观的态度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升华与追求。“道”之所指均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根基;以博大精绝、深刻睿智、独具心炼、意蕴高远、气质绝俗为品格;具有感性心理结构的理论、思维、行为、方法为内涵;谓之“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往今来道学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清静自守。因此道家十分注重个人内心的悠然超脱。《老子》一文讲“至虚极,守静篤”。《庄子 . 刻意》一文讲:“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又讲:“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己矣”;嵇康《养生论》讲:“呼吸吐纳,服气养身。”,又说“贤人之学,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这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之道、立世之道,正与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功法一体、性命双修”即心理与生理同修的健康理念天然相合。如武术功法中的“坐禅、站桩、易筋经、五形内功”等修炼之术,以及太极拳、大悲拳、十八罗汉掌、柔拳、武当拳……等拳法练功形式,均是遵照古人性命双修、阴阳相合、天人合一等心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拳学,即“中和之道”。道学文化以《道德经》《阴符经》《度人经》等为代表的道学经典,其内涵阐释了:究天人之际的自然学说;察古今之变的历史学说;究性命之源的生命学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生命学说的高度总结。道家的文化气质和思维方法,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基本价值观,立足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世界的融贯与和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与信仰提供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精神家园。因此,许多以道家功法为本的武术爱好者在研习和修炼过程中,自当首重人品和道德的修为,在老子《太上感应篇》一文中就讲:“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均是劝人为善、修正恶习,正己皈依“道”的理念、规律和特性。因此传统武者对于道德的崇尚和认识十分讲究,家父秦铁英先生曾在《耕读武记》中讲:“道为德之本,德为道之用,得道之人,行必有德,武习之人德之存者,自心静神明,法阴阳而守四时,顺乎自然无为而为,物我两忘,合天道而运其心,终乃武道上品之德也”。又讲“仰以国术武者,多形神俱佳,体健而高寿者,如仙风道骨,神气朗然,其理‘中和’之气为贵”。因此,武功的修炼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等动静相宜,即“一阴一阳(平衡)谓之道”基理上的性命双修,终会得其内外相融、武道合一、顺其自然的终极之道。也就是说习武之人至晚年都能保持身体健康的原因,在于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自我修持和适宜的武功锻炼,将武术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就能逐步达到身心内外相合、神清气朗、心性平和、身康体健而益寿延年。其中,如道学功法中的调息、守一、内观、吐纳、行气、胎息、导引等诸多“内气”的练功方式,在传统武术文化中均多有交融,并占有其重要的位置。
中国传统气功学多源于道家“内丹学”。以“吐故纳新、除欲净虑”为要旨,讲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练虚合道”。故此道家武术中首重“内气”(即:自然之气、先天元气、后天精气)的修炼,并将其贯彻于武功锻炼之始终。老子道学朴素的辩证法对于对立与统一,依存与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的认识,为道家武功的修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老子 • 运夷第九》文中又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然水存于万物天地之间,水之性柔,无形遇之而入,侵透其内”。其理正如以道家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借力发劲、引进柔化、动之无形……”等技法运动风格,即尊“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本质特征。用时接手以“不争为念”,“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益谦第二十二》,其“利万物而不争”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是德、是道的基本精神。其“不争”的策略不是一味忍让、退却,而是如水之性格适宜转化,以退为进,以柔化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这正是武学家历来所崇尚的“运其法度,顺其自然”的原因。老子重“天人合一、智慧思辨”的典型文化特征,历来为道家武功所倚重,其不仅崇尚内气修炼,而且善用阴阳太极为理,于动静进退之中求其圆转平衡、引顺柔化、进势旋控、玄机内敛、攻防互用……,如武当拳术、剑法,以及近现代各派太极拳等以修身心及战术思想之根,仍是今日传统道家武学生生不息的文化与生命之源。
秦庆丰先生书法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之道汇集了上、下数千年传承至今,是光炳千秋、经世治用的优秀文化瑰宝。以“书道、武道”为例,中国文字发展史(据专家考证)中,象形文字的雏形至少已有五六千年以前,形声文字最迟在三千五百年前。从夏、商、周系的古文字到甲骨文;以春秋战国至秦的金文、石鼓文为代表的大篆到秦汉时期为代表的小篆、隶书(包括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简牍、帛书);以及两汉以后陆续出现的行书、楷书、草书等文字发展史绵延数千年,确立了中国文字不同历史时期,独具心炼特色的“书道”构成,使其艺术性、实用性和民族文化的象征,成为至高无上的中华艺术,在世界历史中具有独占鳌头的特殊位置。同时,也奠定了本体文化之道及中华强势文明的原古特质。
从书法角度讲,优秀传统书道的发展,无论今天怎样取法发挥其艺术性、个性、多元性、都必须恪守中国自商周、秦汉以来近三千五百年中国古文字文明的历史流变、本源结构与风格、特质的自然定位,如果脱离其文字本真和严格的书法规范,随意变体乱写,标新立异,就可能形成毫无美学传承意义的“丑书”,或由于名利的驱使,搞另类臆造,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其作品更是毫无历史、文学价值和艺术美学价值的“烂书”或书学垃圾。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均要始终保持一种尊重感、敬畏感和责任感,即“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道理。武学之道更为如此。中国武学绵延数千年,可谓中国历史传统经典所独到。论其内容与实质,其独有的武技、武学、武道的文化珍存,堪称中华民族之魂;论其绝学内涵,其武道传承中:“史、论、功、势、法、用”更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之根。故现代武学者在实战防身、健康长寿、愉悦身心、兴趣爱好等体验与感悟中,自然会以更加智慧的观察力和思辨力,以更具理性的思考:传统与现代、科学与发展、文化与传承、方法与形式、复归与再现等有益探索,在武学深厚的人文环境中提升对传统武术新的认知,在历史文化经典中发现新的灵感与启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从先秦的诸子百家,两汉之儒学,魏、晋之玄学,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清代之汉学,及经、史、子、集等文化内容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如国学的内涵与外延;儒学的治用与和谐;道学的修为与心智;佛学的空灵与圆融;禅学的淡定与心悟;医学的辨证与施治;养生学的秘要与绝学;兵学的经典与智慧;武学的心炼与胆识;文学的心路与情结;民俗学的精致与传统;艺术的灵感与创造;音乐的天籁与绝响;美学的高度与艺境 ...... 等诸多文化经典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之道的崇高地位。这也就是中国文化之根,源远流长,传承有序,薪火不断,在世界上唯一五千年历史文明从未间断(而有别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玛雅文化随历史变革而断裂、消失),一直传承至今的根本原因。
因此从传承有序的角度讲,要让国人重新从内心珍视、自觉敬畏自己文化的传统,让世界真正认识和尊重中国悠久武学文化的广博与深厚。在东西方两个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和自然交融中,能够穿越时空、穿越国度、穿越语言、文字的障碍,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武学之道”的内涵,随着德行天下、文治武功、和谐圆融、物华天宝的中华之道展现其来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特质,以及真实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文化。
无论在国内外都可能发现,中国武术似乎有一种只要接触过或用心学习的人,无一例外立刻就会为之感染、痴着和神往,似乎有一种心仪已久的冲动,一旦心理和生理产生良性的互动与感悟,它立即就会融入或改变你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通过武术的修为,会使其更加亲近和融入武术的自然魅力,逐渐认识真实的中国文化。因此运用、分享、体验、感受武术会给我们带来的永久且坚实的自信与果敢,一种豁然开朗的心绪和愉悦;一种身心疲惫、思想减压后的积极担当和勇为,以及来自淡定、自然与幸福中的健康与长寿。这就是中国传统“武学之道”给你、给我、给人类带来的真实、修为与恩惠。
其中“武之道”不仅集于健身、防身、身心双修为一体的融合与统一,同时具有练胆强识、质朴简约、战术应用、应变迅疾、近战强悍等本质特征的武与术的智慧与升华;而其“学之道”,则是建立在古代哲学、历史、文化、兵学之法、攻防之术等基础上的兵法思维、技战思辨,以及功法学识、拳械理论等文化意识的高度集合。
故“武学之道”,是以承继传统、刻苦坚守、尚武励志、自强自尊、正义勇为、强族爱国为理念;以树立积极向上、不惧危难、奋发进取、永不言败的优秀心理素质为宗旨;以增强和完善身体素质、技术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健全人格尊严与人格魅力为崇高精神。因此可以说,“武学之道”的教育与修行是一种悟觉、一种高尚的习武境界,是心灵的沐浴,更是性灵的陶冶。
当你真实地融入一生的苦习修炼,一步步从“武道”的艰苦磨砺中,逐步会消融其人性随时可能出现的懒惰、浮躁、贪欲、张狂等……品性,从而逐步学会真实的改变自我、自信、勤奋、严谨、理性、坚韧与强悍,学会从苦学、苦思、苦为的“渐修”中去体味人生的价值;学会以淡定、明智的思维准确把握生命过程的才智、人生和理想;学会以良好积极的心态把一件极普通、极平凡的事情,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其做到极致。我们可以说这一教化、育人,从其内心自我完善升华为“道”的内涵,就是中华民族“尚武精神”、“武学之道”所独有的生命力量和文化精神所赋予时代的根本意义与内涵。
|